【中歐關係】歐盟對華政策大轉向 10點計劃應對「中國威脅」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03/13 11:32

最後更新: 2019/03/13 12:01

分享:

分享:

歐盟委員會周二發報告,針對中國的政策或威脅國家安全,訂立10點計劃,限制華企在歐業務。《華爾街日報》分析,這意味著歐盟對華態度已由合作夥伴,轉為主要戰略對手,此報告已提交予即將舉行的歐盟成員國領袖峰會討論。

10點計劃包括尋求與中國在氣候暖化與和平等議題加強合作,但在經貿議題上尋求更對等關係,並加強保障本地行業。保障措施包括將華企能否拿下歐盟在科技、基建及關鍵資產上的公共採購合同,更多與歐盟的對等准入掛鉤;收緊歐盟對第三國的援助法規等。

歐盟官員解釋,訂立10點計劃,是因中國沒開放市場,並利用補貼培育龍頭企業;在南海採取一系列威脅安全行動;大力打造中國成科技和電信行業的主導等。報告強調,若歐盟成員國政府採取了措施增強自身的商業和安全利益,仍可與中國有經濟合作和接觸。

這是歐盟首次聯合調整對華政策,一名高級德國外交官對此表示歡迎,稱報告清晰反映歐中關係正面臨更多挑戰,也為歐洲國家共同採取應對措施提供重要動力。

不過,也有一些政府持謹慎態度,因中國已與某些歐洲國家建立牢固的政治關係,而多個歐盟國家為提振經濟,也向中國尋求貸款和投資,如意大利政府近日就打算與中國簽署「一帶一路」倡議。

需確保「一帶一路」守歐盟規定

另外,這份報告也呼籲歐盟採取更多行動,確保與中國「一帶一路」的合作遵守歐盟的規定,同時通過國際貿易談判施壓,要求中國結束強迫技術轉移及其他不公平的行為。該報告還表示,歐盟委員會將針對具戰略意義的5G領域投資作出建議。

有關報告將於21至22日的歐盟領袖峰會上討論,若得到通過,將趕及歐盟與中國在4月9日舉行的峰會上提出。歐盟委員會副主席Jyrki Katainen在記者會上指出,中國國營企業扭曲歐洲市場運作,因為歐盟禁止成員國對本身企業作出補貼,但難以對外資作出同樣的規範。
 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